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為什麼一定要開一個log.md 紀錄自己的過程、錯誤

為什麼一定要開一個log.md 紀錄自己的過程、錯誤


光log文件就打了三千字,汗…滿滿的乾貨
花了兩周弄個向量量化壓縮演算法,真是爆發性成長。
講出來並不難,寫出來卻是各種資料指針的移動,把一個極度複雜程式寫成很容易被看懂的流程圖(對代碼就是流程圖的敘述),是什麼體驗呢
連續兩周的多次Serentipity得到的金句:
確定自己特麼想通了,特麼想對了,但是還是寫不出來就不要寫了,隔天再寫,你會知道什麼叫做莫名其妙的輕鬆地寫出。
這話整理出來連我自己都不怎麼信了,於是今天仔細整理了思維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赫然發現不就是認知心理學裡面提到的原理。這屁話居然是有科學理論支撐的

原理

首先人腦是不擅長的思考的,而且記憶可以劃分為兩個區塊,一個是工作區塊,一個是長期記憶,工作區塊容量很小很小你不可能記太多東西。
於是呢當天想不出來就相當於你的工作區都被你今天所整理的乾貨占滿了,其實已經沒多少容量可以用來存取你思考的厚的東西,你就像一只蜜蜂不斷地朝著玻璃罐底撞。其次人的心智有限的,通常到這時候你的心智也用完了,你不能再做出太多思考了。
隔天呢,注意真不要隔太久會沒用的,由於你昨天思考得到正確結果已經存入長期記憶了,於是你有更多的空間可以運算了,重點你是已經忘記細節了。
人有一種習慣,就是直覺地認為自己走過的路,自己決定的方向,會是對的,即便你清楚明白不是這樣的,就反正你已經踩過一次了,潛意識就會不斷的錯下去。
對你就是忘了,於是隔天你就像是一只蒼蠅你怎麼辦,阿都忘記了隨便亂撞了,而且今天的你有了長期記憶,如果這份記憶是對的,輕鬆地撞出來,根本就只是必然。
此外關於這份長期記憶必須反覆的作,否則是有可能消失的,這裡經示範如何保存這份長期記憶的方法了。
參考文獻就…有空再補了X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